把最拿手的题放到最后来做,给自己一个愉悦的结束,以后想起作业这件事就会轻松些
“话说回来,”老公从我制造的头脑风暴中回过神儿来,“夏令营又不是你经营的,你犯得着花心思给琪琪制造终值体验吗?”
【资料图】
我说:“夏令营不是我经营的,但女儿是我负责监护的,我不能坐视她在心里积攒这类糟糕体验,否则她的生活就是糟糕的,心理健康会出现问题,甚至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会跟着扭曲。”
“防微杜渐!你养孩子好讲究啊!”老公可算知道什么叫用心带娃了,“快说说,以后我和琪琪相处时,应该怎样应用峰终定律,让她获得更多快乐的体验?”
我告诉老公,既然被称为定律,就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包括亲子陪伴和家庭教育。如果家长掌握峰终定律,也就拥有了高效陪伴的指南针,会让自己的教育水平大大提升。
第一,生活中注重仪式感。
老公问:“仪式感是什么?”
我回答:“在小说《小王子》中,小王子也问过狐狸同样的问题。狐狸的回答堪称标准答案,"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,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。’”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家长要注重仪式感,在孩子的生日、节假日、纪念日,都可以举行一个小小的仪式,让孩子发表几句感想,让孩子感觉那天与众不同。如果能变换花样,比如在孩子12岁生日那天登泰山,清明节带孩子回乡祭祖,往往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。这些,都是很好的峰值体验。
老公当即表示积极配合:“以后节假日我不再跟朋友们去钓鱼了,留在家陪孩子阅读、健身,给孩子做她爱吃的松鼠鱼和糖醋排骨。”
第二,打造极致印象。
家长陪伴孩子,总想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,如果我们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,当然应该这样做,但这是不现实的,因为金钱和时间永远不够。峰终定律告诉我们,既然无法面面俱到,就要摒弃平均化的思维,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峰值体验上。
我说:“有些电视访谈节目,中间安排嘉宾的亲人或亲密朋友突然出现,往往能制造泪崩的效果,将节目推向高潮,这便是峰值体验。”
老公皱眉:“可是,怎样在家庭教育中提供峰值体验呢?”
“其实,这方面你做得很好。”我说,“还记得那次我们带琪琪去张家界旅游吗?登顶天子山的时候,天降小雨,气温骤降,我们躲在小吃店里瑟瑟发抖。这时,你看到一起躲雨的一位山民的手里拿着铁笼子,里面是诱捕来的松鼠,准备拿到景区去卖。你看琪琪起了悲悯之心,当即用200元买下笼子里的全部松鼠,然后冒雨和琪琪跑到林子里放生。还记得当时琪琪冲着蹿上树的松鼠喊了什么吗?”
“当然记得!琪琪拖着哭腔喊:"快跑啊!以后别再贪吃被他们逮到了!’”老公眼睛湿润,“不过,这件事能让琪琪感受到峰值体验吗?”
“当然能!”我说,“你让那个凄风苦雨的下午有了生命关怀的阳光,你把普通的游山玩水提升到了动物保护的高度,一定会给琪琪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。后来,她在作文里写过这件事,把老师感动坏了。”
第三,强化完美结局。
峰终定律告诉我们,人们在事件结束时的体验,会影响对事件整体的印象与判断。我们可以用它来指导现实行为。
比如,晚上睡觉前陪孩子说会儿话,如果孩子年龄小,最好给他讲个故事,给他一个小惊喜,让他心满意足,这样他会觉得一整天都过得很开心。千万不要在睡前说让孩子不开心的话,如果真的需要批评他,不妨留到明天白天再说。
带孩子看病、接种疫苗,记得给孩子买零食,这样,过程虽然痛苦,但因为有了一个甜甜的结尾,孩子对痛苦的印象就不那么恐惧了。同理,孩子口服药物后最好也能得到一个糖果。
孩子做完家务,家长要安排一个奖励,比如:“要不要一起吃冰激凌?”下次孩子积极做家务,未必是贪图一支冰激凌,而是贪图那个美好的终值体验。
孩子做作业感觉痛苦,有可能是因为他总是把难题放到最后,这种越来越难的感觉最容易消磨孩子的意志,而且总是以焦头烂额的感觉结束,影响对做作业的整体感觉。家长不妨引导孩子换个思路,把最拿手的题放到最后来做,给自己一个愉悦的结束,以后想起作业这件事就会轻松些。同理,做多科作业时,不妨把最拿手的那一科放到最后来做,同样可以给自己制造一个小小的终值体验。
不要以为一个小小的美好体验无所谓,积少成多,孩子就会乐观一些,心理强大一些。相反,如果孩子不断体验糟糕感觉,日积月累,心理健康堪忧。
(原载于妇女生活杂志社《现代家长》2023年第5期“教子有方”栏目)
关键词: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